拓扑如下
本人初学网络,写的不详细也不一定全都对,还希望各位高手给予指导。谢谢大家。
用户输入网址后到收到网页,客户端需要发送三次数据。
1、DNS域名解析
2、建立TCP/IP连接
3、发送请求网页信息
建立TCP/IP连接与请求网页信息放在一起
1、DNS域名解析:首先,客户端的应用层会封装数据到达传输层,在传输层标识源端口号与目的端口号(源端口号为大于1023随机,目的端口号为UDP53端口)及应用层服务(这里因该是请求DNS查询服务吧)。传输层封装数据产生数据段传给网络层,在网络层标识源IP地址及目的IP地址(源IP地址为客户端IP,目的IP地址为DNS服务器IP地址),网络层将数据段封装为数据包传给数据链路层,在数据链路层将会在数据包里加入源MAC地址及目的MAC地址(源MAC地址为客户端网卡MAC地址,目的MAC地址为DNS服务器MAC地址),这里应该查询MAC缓存。数据链路层根据客户端与DNS服务器之间的链路,将数据包封装成帧,传给物理层。物理层会将数据帧转化为电信号放到物理介质上。
电信号到达DNS服务器后会从物理层到达应用层(这里和客户端发送数据差不多,只不过这个过程变成了解封装),DNS服务器做完域名解析后再将数据传给客户端,传输过程同客户端发送数据。
2、建立TCP/IP连接:客户端知道WEB服务器IP地址之后,在网络层产生建立TCP/IP三次握手的数据包(TCP/IP三次握手: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SYN信息,服务器端收到SYN信息后回复给客户端SYN+ACK确认信息,客户端收到确认信息后再向服务器发送ACK信息建立连接),应用层标识HTTP服务将数据发送到传输层,传输层将数据+源端口号(大于1023)、目的端口号(80)+上层服务WWW封装为数据段传给网路层。网络层将数据段+源ip与目的ip(WWW服务器的ip地址)封装为数据包发送到数据链路层。数据链路层参照ARP缓存表确定源MAC地址(本机MAC地址)及目的MAC地址(客户端与路由B相连端口的MAC地址)将数据包封装成数据帧。这里还需要CRC校验。。。。。。数据帧到达物理层后变成电信号发送到介质上(这里还需要访问控制方法DSMA/CD)
路由B收到电信号后传给路由器的数据链路层,这里还需要CRC,FCS校验。。。。。。确定数据帧没有损坏后查看目的MAC地址与路由器端口地址是否相同,如果相同将解封装,将数据包发送到路由器B的物理层,路由器查看路由表确定数据包的转发端口,路由器B确定与路由A之间的链路,创建帧。
路由B与路由A可以看成是点对点,即路由B将创建PPP帧。路由A收到电信号后,确定帧的完整性,如果完整即将数据帧解封装发送到网络层,路由A查询路由表将数据包转发到与WEB相连的路由端口。
路由A的数据链路层将查询ARP缓存表确定WWW服务器的MAC地址,路由A将创建源MAC地址(路由A)及目的MAC地址(WEB服务器MAC地址)的数据帧。WEB服务器收到数据帧后比较MAC地址,确定数据帧是发给WEB服务器的,传给WEB服务器的网络层,查看目的IP地址是否与WEB服务器IP地址是否相同,相同即发送到传输层,查看为TCP协议及80端口号。应用层收到数据即向客户端响应WWW服务请求。
发送网页与请求网页数据发送相同
有个问题问各位高手:
DNS那里是那么发送数据的么?因为DNS是UDP协议
DNS使用TCP或UDP的53端口
DNS一般情况下使用UDP通讯,但有两种情况例外:
1、当客户端发出DNS查询请求,从服务器收到的响应报文中的TC(删减标志)比特被置为1时,此时意味着服务器响应长度超过512字节,而仅返回前512字节。在遇到这种情况时,客户端会使用TCP重发起原来的DNS查询请求
,它将运行返回的响应超过512字节。
2、DNS的主辅名字服务器在同步时使用TCP协议。辅名字服务器一般每3小时向主名字服务器发起查询,看主服务器是否有新的记录变动,如有变动,将执行一次区域传送,区域传送使用TCP协议。
你的,明白?
另外网络层封装的是IP地址,应用层数据带的是URL,到了目的地后WWW服务器会根据主机头去寻找路径。这就是利用主机头可以虚拟多个WEB站的原因。